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收穫

工作的關係我可以每星期經歷兩個不同的人生。
一個是女性主義底下的女強人,不依付,不妥協,得理不饒人
一個是典型樂觀主義女大學生,愛作夢,愛購物,得意需盡歡

兩個都是我;兩個都不是我

又是identity的問題
那個苦不堪言但心底甜滋滋的學期
教授與我們探討究竟兩個人能否exist in the same place at the same time
然後教會我們不同哲學家的理論

現在,工作告訴我,是可以的。

另一個令我心虛的得著是...
藉著這份工作,我終於擁有我人生第一個男朋友
是的,我說擁有,不是遇見
因為我與他從來不曾見面
更可笑的是,我也只是半路接棒湊合的女朋友
只好把他幻想有金城武的外表、蔡康永的睿智、趙傳的溫柔

Kiehl's Smoothing Gel Masque



這瓶小小的保濕面膜在我們初次交會時
給了我一記熱辣辣的吻。

當時我的鼻尖有輕微脫皮現象
下巴浮現缺水皮膚的紋理
太陽穴的的粗糙在撥頭髮時不無把我嚇壞
於是把冷落一旁的Kiehl's smoothing gel masque掏了一大沱
塗在臉上
3秒鐘不到,刺痛感覺直衝腦門
像是在血痕上灑鹽巴的痛感在臉龐不斷擴散
程度讓我無法專注手上的大亨小傳
在猶豫要不要趕快擦掉面膜時
不忘查看成份:洋甘菊、蒲公英、綠茶
全是植物萃取,應該不會出現如此劇烈的痛楚

這一關我熬了足足十分鐘
飛快把臉一洗,發覺臉上的面膜膠吸收了一半!

臉上的水滴點乾了之後,文初提及的乾燥問題,全沒了!

最後結論是:你整張臉,也太乾了吧?毛不迫不及待地盡情吸取保濕精華,替你加蓋鎖水牆,修護已乾涸的皮囊!

這個聖誕節,你可以沒有男朋友,但你的臉蛋絕不能沒有Kiehl's Smoothing Gel Masque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24.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有什麼比承認"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更令人想死的事?

我試圖從這本小說找出一個讓人不至於難堪的鐵證
卻遍尋不獲
倒讓自己變得更加可笑

美國人出書指導女性認清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的事實
那誰也來出版一本He's just totally into you作為找尋情人的天書?

在女多男少的市場比例上,應該會輕易成為暢銷書吧?

聖誕節來了,只得到一個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的事實
應該..不太吉祥吧?


中庸之道.親膚洗面乳


這是由美國皮膚科科研團隊所開發的護膚品品牌。

最近幾年,skincare不再由大型品牌壟斷
相反一些打著科研醫學美容的護膚品更受招徠
上圖是Dermalogica的Ultra calming Cleanser,
適合乾性肌、外油內乾、敏感肌使用,保濕度足,沒有洗臉乳的黏膩,
清水洗淨後皮膚有舒緩及恢復彈力之感。
一般底妝或BB cream都可以此Cleanser清潔乾淨

細談這瓶Ultra Calming Cleanser:
價錢中等。樣貌中等。氣味中等。
正確的評斷其質地,介乎凝膠與乳液之間,我稱之為凝乳狀。
不用把臉沾濕,直接把凝乳倒出,往臉上細細按摩,眼周位置可用。

從前太膚淺,買skincare絕對會挑品牌、評質地,品香味..
後來長大終於了解「樸實」兩字
(不得不提,最近張蘭誇大S送的Birkin包「樸實」,的確讓我再度反思樸實的定義,你會說甘比、呂麗君,大劉三個富貴門「樸實」嗎?)

我要說的是,中國人講究中庸之道,凡是取中庸,和諧之道的行事方針。
皮膚首當其衝,太油,毛孔堵塞;沒油,乾燥難耐。
於是,一瓶中庸樸實的洗面凝乳,是skincare中的必備品。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23. 殺人娃娃

我愛他

兇猛的靈魂
韌度十足的軀殼

更愛他
冷不防置人於死地的
狠勁


薔薇香.Lancome眼唇卸妝液


與Lancome的眼唇卸妝液的相識
始於大S(以後要稱她為大王還是汪太太?)出版《美容大王》那一年

中間抵不住平價的誘惑
用了幾罐與之同源的Loreal Gentle Lip and Eye make up remover
層次上的分別,終究讓我重投Lancome的懷抱
那一陣薔薇的芬芳
把眼皮上油垢灰塵抹去
把經已零落的亮片徹底移除
眼袋上暈染掉落的黑眼線
也乖乖褪色
留下淡淡的薔薇幽香
是薔薇,不是玫瑰
我堅持

PS.圖中的Lancome眼唇卸妝液因為剛使用過後來不及等它油水分離便按下快門
所以比較混濁,請注意不是變壞了喔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心外幽情(純真年代) 2



廢話了一篇以後,還是要點題

關於純真年代的劇本
兩女一男的故事看得太多
從前的《
紅玫瑰與白玫瑰》、近來的《再見總有一天》..數之不盡的更多
Archer訂婚後
未婚妻May與失婚貴婦Ellen之間徘徊,
他愛May, 更愛Ellen, 把心一橫放棄前途背棄婚約
天真無邪的May卻讓Ellen知難而退
Archer無法改變Ellen的想法唯有應許大家以為的「美滿結局」
繼續在花團錦簇裡粉飾無愛的太平,很媚俗為伍

導演沒有要把Archer塑造成好男人的意圖
卻把他的鬱悶、惶惑不安用鋒利的刀子狠狠劃下
電影的場面調度非常精彩
最經典的一幕
莫過於夕陽擁抱的海面,粼光閃閃
Ellen佇立渡頭,Archer在她背後的樹林
心中默唸:如果她此刻回首,在輪船越過燈塔前回頭,只要她這一刻轉過頭來,他必定不顧一切愛她
最後Ellen有沒有回頭,大家自己找電影看吧。

對我來說,最感人的一幕
則是May逝世後,他們的兒子,帶著Archer前往Ellen的公寓
Archer那時候才知道,心中的幽情May早就明瞭,兒子竟然也洞悉一切
甚至把爸爸帶回父母之間的第三者Ellen面前
Archer坐在Ellen公寓旁邊的大樹下
抬頭張望兒子指向的窗戶
陽光灑在窗戶玻璃,又是那奪目的光芒,只是這次Ellen的背影欠奉
如果這個時候,Ellen從窗戶探出頭來,如果這一刻大家的眼神對上
或許,Archer便會甩掉手杖向她奔往
或許,Archer心外的幽情就可以圓滿
或許,Archer便可以坦然面對自己
Archer最後有沒有與Ellen相見,還是老話一句:自己看吧





我不想知道Archer究竟愛誰比較多
倒想知道誰最深愛Archer,是Ellen還是May?
馬田導演,Edith Wharton,告訴我好嗎?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22. 改正

如果將來「幸運地」有了下一代
我不會先教他/她說「對不起」
我也不會教他/她起床要疊棉被

但我一定會培養他/她「改正」的耐心。

改正一詞,據《說文解字》:「改,更也。」
改為會意字,甲骨文中己字偏旁代表一個孩子跪地,右邊的攵字代表一根拐杖
示意教導孩子改過之義

當然,改的前題是假設有一個具體且固定的答案或更完美的面相。

於是,我們從來學到的都是
「把作業做到甲+,考試默書做到滿分,就可以省卻一堆改正修訂的功夫了。」
然後學習進程到了某些階段,
大家的作業開始「通識」起來
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是非對錯
只有無止盡的修改

繼而出社會工作了,
無論你身處任何行業
把手頭上的案件處理得好不好是其次
重點是,你肯不肯為種種原因而修改早已厭煩的case?
你對自以為完美的企劃面臨多項修訂還能擠出笑臉?

「所謂完美的文章並不存在,就像完全的絕望不存在一樣。」
村上春樹不是一早就暗示了嗎?
完美並不存在,那改正也是必然
只是村上好似忘了提醒我們
面對改正,那一點必須逞強的坦然

好了好了,未來的孩子們
我們笑著改



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心外幽情(純真年代) 1





Age of innocence 心外幽情(純真年代)
導演:馬田史高西斯

原著小說作者Edith Wharton,出身美國資產階級家庭,
能夠賴寫作維生,通常不是富人便是窮人
在海中央浮沉的,高不成、低不就
看書算是難得,寫字更是千載難逢

在離開大學以後
眼界是開闊了不少
也學會了知識份子的做作
例如看電影時把導演的名字記住
那是小學、中學老師都沒教的事
直到我們自己發現
記憶是情感最深刻的一瞬
那時候不記得導演的名字,或許是因為畫面不足以讓我記下吧?
(諸多藉口的人啊)

直到我看了純真年代(比港譯的《心外幽情》要正氣得多)
馬田史高西斯的純真年代,聽說他非常喜歡這部中產小說。

電影裡有一位我很喜歡的男主角Daniel Michael Blake Day-Lewis
〈布拉格之戀〉裡面的thomas
他的英國口音比gossip girl裡的Chuck更動人

(再續)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21. 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

「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

多麼哲學的一句話
說了等於白說
如果今天的我不能打倒昨天的我
那我如何成長
我如何學習
我如何前進?

可這句話,往往被用作諷刺
到底我是有多強?
不能被打倒?還是不能被挑戰?

在薪水方面,今天的我最好每天都打倒昨天的我


20. 新鮮人

事情也就是這樣子
幾許順利,穩妥地渡過

孩提時代、幼稚園天地,小學煉獄,中學溫床,會考角力、高考抗戰,大學天堂
一一的走過來,
每個階段都從新鮮人開始起步
沒來得及眨眼,馬上就到下一關
湊在隊伍中的我,也許只是濫竽充數的一群
或許已經習慣趕跑,近乎麻木
往往把過程忘卻......
(痛苦的事,誰願意想起,好漢不提當年勇,留待我老去時再回味吧)

近來又當了一回新鮮人,人生到底還要新鮮幾次?
再次把牌推倒重來,人生不外是堆堆疊疊
重頭來過的勇氣,你有沒有?你有沒有?

恭喜我通過了試用期,
到最後,記得的,是老闆們
我親愛的家人,請放心
碩士是我們之間的承諾,身份背景的襯托,知識份子的佯作
(天!我不要當碩士新鮮人...我只想趕快過期,May I?)

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19.對話

令人想死的原因真是層出不窮
我知道我知道
一切在乎自己的觀感
有時候只是對生活的幽默
更多時候是對人生的無力

或許最近常在看村上春樹

話說回來,今日讓我「想死」的是對話。
自從父親背棄工作以後,我一度放棄與父親對話
並不是王文興《家變》使然
而是母親的抱怨作祟

後來我投身社會,原以為事情可以告一段落
反正一切都是錢禍
奈何父親卻認為我可以找更好的工作
在他眼中工作的目標只有金錢
那我倒可以了解他為什麼會背棄工作
在他眼中工作不是興趣
那我倒可以明白他為什麼沒精打采

每次他意圖跟我展開有關前程的對話
我就下意識的憤憤不平
他說政府工好(卻說不出那裡好)
他說我的視野應該要開闊(我從他眼中只看到dollar sign)
他說做老師好(香港已經沒人生孩子了!)
他說工廠區不好(倒比呆在家裡踏實)
他說興趣在這個年頭不值錢(到底進的視野要開闊)

再這樣子對話,不只想死,還要登報






一頁台北



一頁台北

這是台北的新一頁還是往回翻一頁?

她示範了如何模仿法國電影
結果倒成了一個小粉絲

第__個故事



台灣人所謂的國片
普遍都帶有一種藝術性
也帶有一抹相似的調調

不過 還是可以分出高下

第 36個 故事

一 頁 台北
好看

感情的線 像古樸風箏 線段不斷的伸延 另一頭卻一直輕握手中
任意飄蕩 情歸有處

Cafe的夢 像棉花糖 實在的甜 虛浮中的紮實
無預警的以物易物 讓你良心發現

星期一人見人愛的Raw Cheese Cake
星期二昂貴的Tiramisu
星期三招牌Eclair
星期四苦澀的Brownie
星期五微焦的Creme Bulee
星期六空虛的Chiffon

朵兒在咖啡館以36個故事喚起對世界的熱情 背起行囊
嗇兒在咖啡館以飄泊的心換到人生的根據地  落力經營  

「換東西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如果要嗇兒認真說,她不見得說得出來。
但就不出來並不表示沒有半點邏輯在她腦海裡,
只是那些邏輯多半以圖像存在。」

旁白的作用很大。

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18. 好消息

我總是特別害怕好消息
因為好消息不會一輩子伴隨
好消息多半是累積了好多壞消息後
為自己打打氣而來

例如,求職信寄了許久日子,飽經沮喪
終於來電要求面試
那是好消息

例如,Air Supply一票難求,四處折騰
最後捎來加場的通知
那是好消息

我害怕好消息,但畢竟也不必躲避它
然後我找到了好方法。
既毋須躲避,也不必擔憂
便是聆聽別人的好消息

這些日子以來,我得知的好消息絕對是
你的前路終於釋放出一點光芒
你的努力也慢慢步向成功

或許這便是 一年來 大家成功錯開的 努力成果 

然而屬於我的好消息呢?
我難道不需要它嗎

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再見,總有一天




再見,總有一天
我們總有一天再見
那怕軀殼早已腐敗

辻仁成的小說
沒有看
他與中山美穗的婚姻
也只是略有所聞

關於中山美穗,印象尤其深刻
不管是《情書》裡的渡邊博子還是藤井樹
那一句盤繞雪山的「你好嗎?」
甦醒了多少根淚線
後來才發現的愛慕
流淚 是感動還是錯過
或許都有

當年俏短髮的博子,12年以後成了風韻猶存的沓子
愛是她最溫柔的倔強

難忘錐心的一幕
沓子與內豐前一刻仍在溫存
一個來電,冷卻了沓子的心
內豐甚至在她面前與訂婚女友說著那永遠無法張口的我愛你
美穗的表情在電影結束後還在我腦海裡浮蕩

日本的紅玫瑰與白玫瑰
最後那好青年,誰也不能光明正大的得到
像個笨蛋,後知後覺成了心裡兩朵玫瑰緩緩蒸發的露珠




2010年9月11日 星期六

17. 期待

這個數字黏在她身上好些年
記憶盡在眼前
那年公開試 她有所不知 她默默支持
他初戀故事

高考壓力沒有哭啼 
沉默不過是抗議
大學時代 她重新開始
告訴自己 不要往後看,後面從來沒人在看
她銷了即時通的帳號
一天一天想要擺脫影子


她以為在新環境總會找到新天地
也許並沒有,也許更糟
也許因為忘不掉

好不容易的決心 放棄了
轉了帳戶 也白費功夫
回頭路 最辛苦
他的習慣沒有愛 所以不會壞
終於她又要重新使勁 抹掉來時路

多少個一年 忘不掉從前
刪掉了留言 止不住懷念
他一個問候 她還是回頭

重重覆覆 全因不清不楚
他的出現 她無奈 她離不開

她接受 自找麻煩 原地自轉
她等待 他再次離開 該忘的忘得來
  



讓我偷偷告訴她真相,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她的愛,太沉重,不屬這個年代,只剩感慨
她告訴我,她用了一年來忘,他只用一秒便重新佇立在她的天地之間
我告訴她,愈忘愈快,愈放愈開。
然後她問我:那你為什麼還在期待?

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16.命運

我不相信命運
該死的命運
但卻看著一屋子的女人無法擺脫多舛的人生
讓我更加明白 有些事是我們難以得到的
譬如愛情

我相信愛情
相信天長地久
只是 我明白不會發生在這屋子的女人身上
當然也包括我

懂事後看到的都是令人難過的事實
我替別人的爸爸打工,自己的爸爸卻閉門持家
我愛我爸爸,但我不認同他
還有很多很多這屋子女人悲哀的事實


可能人總不能事事順利吧?
事業得意,都要付出代價
總會有那麼一兩件事扯你後腿

有些人 最好敬而遠之
尤其是最在意的人
我不敢再問了
我甚至沒有發現,對話裡,只有我在發問,你也大概從來沒有想到要問我什麼吧

抱歉我高興的太早,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不念了,那就雲淡風清,是吧?

我努力好了

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15. 美容

世人為什麼會犯錯?皆因無知!
世人為什麼會花錢?皆因民智大開!

當你連某種東西或服務的存在也不知所以的時候
又何來消費呢?

自從纖體公司氾濫之後,美容機構更加步步進逼。
愈來愈多新花樣,每個部位都有定點的療程;於是,從廣告吸收到新知的愛美一族,當然難以抵擋!

美白針、肉毒桿菌、碳粉激光、微針、彩光、鑽沙磨皮、注氧導入等等等等
你知道愈多,你的錢就跑得愈快。

用一句電影常用的對白來總結吧
「你知道的太多了.......」(財務公司的電話快要撥進來了!逃吧!)


14. 等待

週末,開著空調的大客廳裡,正在播放Norah Jones。
窗外艷陽高照,光線一道道落在客廳中央,你正在攪拌玻璃盆的功克力麵糊。
你用巧克力色的麵糊在通透的玻璃盆上填色,
不一會兒,玻璃盆已經變成未經錘鍊的泥胚。
素白的麵粉不慎灑落在平滑的雲石桌上,水墨畫上的留白。
你小心翼翼把麵糊逐一擠進小紙盆上,放進烤箱,倒數計時。
假日難得的上午,等待的滋味化作巧克力的芬芳,有形有相。
這叫作等待的幸福。

只是,人生有多少個等待是幸福的?
等巴士的滋味是汗水與灰塵相交,鼻子受罪。
等電話的滋味是七上八下,心跳一百八。
等人的滋味是不耐煩與心虛引起的燥熱

等,是每天雙眼一睜,便開始應付的事
從洗手間到巴士
從電梯到外出用餐


而對云云眾生而言,
最痛苦的等待,莫過於


等發薪日的到來,那是一種戶頭由零爆增的刺激,那是一種久旱逢甘霖的恩澤

終於爬到月尾!恭喜大家!

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13. identity

半年前還唸著來自比利時帥氣年輕的教授的一門課
哲學系的一門必修課--形而上學(Metaphysics)
對於我這個外系不自量力的笨蛋
大概舒緩了不少怕被fail的新生。

是的,哲學真的把我難倒了,幸虧教授的酷帥模樣
讓我還是找到把這門課唸好的理由
縱使過程歷盡艱辛,過去了,只留下奮鬥的回憶

在這十多節的哲學課裡,我們用了好久的時間探討有關身份的疑惑(Identity)
我是我,在這一刻,二零一零年八月十四日。晚上八時三十一分,在香港,在東區,在家中,在電腦面前,在敲鍵盤。
然而,昨天那個我,還是我嗎?你要如何證明?
十年後我容貌更改,那也還是我嗎?

那些問題,後來一一似懂非懂的穿越了

來到了社會,在工作上,正走進另外虛擬的人生
那些人生,是我,不是?
我走在她們的思維中
如何把她們的精神解放

好一個難題,誰說哲學百無一用?
現在倒真真切切的融入生活
還把我絆倒了

DAMN!

12. To be or not to be

莎翁的對白在某程度已經成了一種濫調
最直接的形容便是法語中的
Cliché

to be or not to be, 也的確是讓人頭痛的難關

地車在鐵軌上呼嘯而過,揚起風聲霍霍
搖晃的車廂實在不宜閱讀,把音樂塞進耳朵,雙目放空
留意擦身而過的路人
尤其臀部。
腰枝明明纖細,坐圍卻溢出坐椅
看著她們,想到自己
我不要!快快跑出車廂
小巴上的冷氣最舒適,把臉貼進車窗
胖子比較快樂還是瘦子?
胖子隨心所吃的快樂大,還是瘦子讓人羨慕的魅力大?
正如
成績優秀的學生比較快樂還是疏懶逸樂的無賴?

這個問題,在十分鐘的小巴旅途中
繞過工業區,經過改裝後才命名的小西灣廣場,轉過足球場
我回到水泥地面
還是一臉疑惑

自找麻煩,想死!

2010年8月5日 星期四

11.Haagen Dazs Crispy Sandwich (Stawberries & Cream)



下班回家,幾近十時半
沒力氣把飯一口一口的吃進肚子
卻懂得打開冰箱
掏出這個存放個多月的冰凍甜點


本來不應該在夜深時份碰甜食
只是突如其來的疲憊,讓我自制能力渙散
只想他媽的頹廢一下


美麗的包裝盒子,一下子面目全非
牙齒輕輕陷入Crispy Sandwich的輕薄香脆當中
經典草莓冰淇淋外一層冰涼薄脆的煉乳羽衣
細膩洶湧的甜,把大腦裡無數句荒旦的讀白狠狠蓋過


這樣的放縱
一晚就好了


我隨即在MSN的問候語打上:Haagen Dazs Crispy Sandwich (Stawberries & Cream)好食到想死!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習慣。給自己的備忘錄

在學時期一次偶然的座談會當中,聽到了講者的一席話
「當一件事持續做了二十一天,便會成為習慣。」
那時候我不以為然,能夠連續做二十一天的事,我一件也沒有。

然後畢業然後找工作然後上班

然後早已過了二十一天的上班日子

早起,成了習慣
寫字,成了習慣

日落有時;作息有時。
只是在地車來回的月台上,仍會不時想念
那,才是我最丟不掉的 習慣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10. 便宜貨

過了二十,開始做臉,有了點點成效,又開始得寸進尺
從滿臉的豆花,到現在縮窄了自卑的範圍
追求根治黑眼圈和眉目分明雙眼皮的妙方
對美的探索,果真無可止盡,唉,銀包裡的鈔票也能如此便於願足矣

嘗試早睡,眼圈還是黑壓壓不見起色
最後發現,眼圈外沿色素加深,原是因為卸妝不妥
以眼唇卸妝液擦過了,卸妝油再一遍,還是有所欠缺
最近發現情況嚴重,卸妝後試以棉花棒輕拭眼圈周圍,果然,棉棒上黏上一陣黑。

錯在我把lancome換成loreal....
錯在我以為便宜貨真的可以物超所值

$210的lancome與$49的loreal
有時候,的確讓人猶豫不決......想死!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9. 時間

一天有24小時
誰都清楚的事實
何解有人可以完全把握這24
有人也可以完全浪費這24

多半的人,只會把12小時虛渡,然後再用2小時嘆氣,最後10小時,留給周公。

目前的我,難以歸類
左右搖擺,無定向喪心病狂間歇性全身機能失調症,是我。

It's killing me, Totally.

困頓。給自己的備忘錄

如題。







人總不能不提起腳步前行吧?
困頓並不能把你停住
也許是讓你好好想想如何更進一步的考題
你明知道人生的考試並不止於學院


那請你拿出你的朝氣,堅定的眼神
好整以暇

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

8.選擇

有選擇...想死
沒選擇...也想死

有選擇之下,你難以平衡每個要求,職業性質、有趣程度、薪金,穩定等等等等
沒選擇之下,什麼都是空談!你甚至連面試你機會也沒有還能怎樣大聊特聊?

可能畢業生都是這款模樣?
看到有些同學在我還沒找到工作以前已經把他人生第一份長線工作幹掉了
天呀,我心想他也太沒有魄力了吧?
我永遠都不要當這種人!
我以我的學院發誓

為了夢想而堅持,是多麼令人驕傲的目標
為什麼我爸不明白呢?

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7. 護膚品

護膚品是大部份男人的夢魘。應該沒有人異議吧?
一櫃子的護膚品呢?那就更加令男性火大
所以這次想死的,不是我,是我爸。

自問是個愛漂亮整潔的(美)少女,閒時一本ViVi, Cosmopolitian在手,看的都是護膚美妝為主(當然啦,時裝你買得起咩?)加上先天不良,後天條件又不足,從青春期開始皮膚就沒有在聽話,青春痘像雨後春筍般冒得十分厲害(抱歉,我可是非常喜歡吃竹筍的)。因為皮膚問題一直打擊著我的自信(對的,我把沒有男性緣也怪在這個原因上),所以我中一便開始踏上護膚之路。這條路,比八十後追求民主的道路還要艱辛,至少金錢上的投入、藥石無靈時的沮喪都不是一個初中生可以負擔得起的(前不久不是有大學生因暗瘡問題跳樓嗎?)。是的,還好我生性樂觀,而且父母疼鍚有加,撫平我對暗瘡的焦慮。

於是從那個時候(十年了吧?天!),我開始體驗神農氏嘗百草的滋味兒。從每個年輕人都經歷過的Clean & Clear時代,到後來進階neutrogena,再後來就揮別萬寧屈臣氏直入Biotherm, Shiseido, kiehl's, 然後再有些頂級的牌子fresh, 現在走到醫學美容的懷抱中,Dermalogica, Neo Strata....沒錯沒錯,查實點止咁少。

父親從一開始裝作沒看見,到後來規勸我別在臉上亂塗亂抹,發展到厲聲阻止,最後無眼屎乾淨盲。父親一直在等待有一天我會還他一個空蕩蕩的流理台。然而,洗手間的流理台上轉變不大,只是從前放著的Mary Kay clay mask,變成後來放kiehl's cleansing mask,現在則是The Body Shop。火上加油的是每當一罐快用光之際,我當然得有備無患,於是同一種產品,便會出現多於一罐的情形(有時候還不止呢!)另外,女人對護膚品可不像男人對足球這麼忠心,所以現在大概可以明白為什麼洗手間裡總是堆著用不完的護膚品了吧!

ps..其實,別以為只有我爸才覺得「想死」,身為這些用品的消費者,我作的功夫和投資的金錢,在午夜夢迴之際,的確,與我爸有相同感覺。

講了老半天,讓我充專家向大家推介一些好用的!(一直希望可以如此裝模作樣)
cleansing mask--> kiehl's 顏色淡淡的, clay mask
cleanser----> fresh, soy face cleanser可卸淡妝(含黃豆,女性應該知道要多吃黃豆吧?)
      還有Dermalogica special cleansing gel
toner--->夏天不妨選擇Kiehl's cucumber herbal toner,,個人覺得floral water沒什麼作用。
lotion/ cream--->apivita 希臘牌子, aqua plus face cream (jojoba, geranium, greentea);冬天用或冷氣房內使用很棒。還有Dermalogica, active moist,,人如其名, 立即保濕,只是持久力方面,可能需要搭配保濕精華。

pps,,這些年來,使用過的產品好多,可是最令我失望的,我必要要說,是BIOTHERM.
儘管她們用了金城武作代言人,我還是要說句老實話。過敏性、外油內乾,混合肌,不要輕易使用。就這樣!

原來要做beauty blogger要咁長氣...想死-_-

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6. Walk in interview

從來未見識過Walk In的無奈,今天終於明瞭......

尤其walk in job interview= =....
坦白說這種interview的方式簡直是雙輸,超錯!
不僅要鬥早起床(interviewee),employer方面也要早早準備維持秩序的功夫;
這種形式的interview, 你永遠無法守時,因為「確實時間」根本不存在,只是廣告上的一筆符號。實在既低效率,亦不省時。


你可以罵我不夠進取,無賴一枚
但當你知道面試地點遠在機場
你會不會給予我一丁點同情?

我卻只想捧腹大笑! 好笑到想死.....!!

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

Sex and the City 2

From: Sexandthecity.com

最近與兩位好友結伴相看色慾都市2
Ms.W, 目前單身, 樣貌身材端好, 追求者眾, 但難獲芳心。Btw, 她剛走出情傷。
Ms.K, inavailable, 中七再度發育( 身高), 樣子精緻,像洋娃娃般但思想奇異,天馬行空, 且富貴逼人。
我與她們的共通點大概只有性別。

而我們友好的原因呢?
很費勁的問題,也許是因為我對美女沒有與生俱來的敵意,另外鋤強扶弱的天性吧?
與Ms. W相交十年,Ms. K則少兩年,維持友誼的秘訣是什麼?
大概是不經常相聚吧?這樣下來我們更珍惜每次相處的時刻,絕不浪費一分一秒吵架。
也許是我們的傻大姐性格?迷迷糊糊,話題跳脫,不無爆點。

真該再揍上一個共同朋友,然後我們就能夠以SATC四人邦的組合觀賞這部友誼電影了。
奈何我思前想後,適合加在我們這一團怪裡的人,手上一個也沒有。
大概我們在不同組合的朋友圈裡,都維持著不同的崗位角色,以致於朋友圈一旦形成了,
就不能像七巧板這樣靈活了。

也許根本不應該再揍上一個,因為我們裡面,沒有Samantha的狂放不羈;沒有 Miranda的獨立幹勁;也缺乏了Carrie的勇敢求真;只有Charlotte的天真爛漫。

We are all innocent ladies... maybe.


然而色慾都市2給予我的感覺與1並無不同,均是連續劇的感覺卻多。
而2由於地點關係,把電影感稍稍帶出。另外2的情慾戲明顯收斂,改作惹笑效果,關於這個轉動,我不予置評。

電影開頭那雙Louboutin
讓我想起那程沉澱澱的巴士
坐在窗旁的我凝視路邊一金髮挽髻女子招搖腳上閃爍生輝的亮片高跟鞋
她招喚計程車的模樣比Sarah Jessica Parker更讓我目眩

5.階級

畢業生正蠢蠢欲動(有的生龍活虎、有的已經過埋塘)的季節
學子終於走出院校,離開宿舍,走向社會
理應是學滿師落山各憑本領
不過,事實上,大家都心知肚明......
學滿師?(見仁見智)
各憑本領?(有錢的馬上繼續MA,皇袍加身;出身三大掌握先機)

名牌大學加持下的畢業生,工作機會較多,然而發展仍要靠自身涵養,但始終,也能早一步鑽進企業。剩餘的畢業生,慢慢等吧,市場把三大「精英」吸納後,就應該是我們的世界了吧?


所以說,大學三年,三年讓自己陶醉在「大學生」的名函,「宿舍文化」的自由,選科的任性;
終於,畢業了,回家了,房間仍然凌亂狹窄,生活依舊沒日沒夜。

一晃眼,就走到了閻羅門
就看你要到第三層,還是第十八層。

這就是我(你)要的現實嗎?想死!

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killing me

網誌取名Killing me
並非為嘩眾取寵
只是些日積月累對所見所聞的總體感覺

「想死」並不是指真正想死的念頭
而是一種語氣,一個形容詞罷了

「哇!盛夏的草莓又紅又大,果實豐滿,入口甜美芬芳,好吃得『想死』!」

「想死」是人類對事物發展到極緻的一種驚嘆
大底人的最終極考驗難逃於死
所以才會把「想死」作為口頭禪
每分每秒都在為尋覓「想死」的感覺而生
難道不美好嗎?

4. 意志力

談到「意志力」的問題,
確實讓人「想死」。

記得小時候生病,
全身酸痛躺在床上要死不活,
不時呼天叫地喊媽媽。
媽媽都會嚴厲地教訓我:
「意志力夠堅定的人就能把病魔打敗。」
我那時候很納悶..然後她把話說白了,
意思是不要生病便立刻先醫生,
意志力也可以抵抗病毒。
後來,我就把媽的話聽成:「生病不要看醫生。」

於是這次無故失聲我也擔擱了好幾天
才終於在「意志力分崩離析」之下
向醫生投降。
服藥快一周,聲音開始恢復了
我倒有一種一目了明的自覺:
「意志力應該用於工作、學習、賺錢,吃苦等等更偉大的事上面去吧,
生病最應該是向專業求助,好歹也算是個病患,總可以讓自己稍微軟弱一下吧!」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3.失聲

近日無故失聲
封口數天方才發現有口難言之苦....
尤其屋企人總是不以為然跟我說話..
以及在客廳高呼在房間PPS的我時....

(想死)...大佬...聲到出唔到點應呀想我
仲要下下都唔覺意同我講野
我今日終於明白聾啞人士既感受啦

另外一樣更甚的事
失聲數日,喉嚨發痛
良朋竟無視聲音之變化疼痛之難耐
慫恿小妹吃冰淇淋

得此良朋,,..........killing me

ps..生病通常會瘦,,然而我卻因為恢復正餐而增磅...
想死!

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2.小病是福?

盛夏.暑假. 
然後應該要配個「藍天白雲」之類的渡假風情
至少也應該是「芒果冰」什麼的消暑良方
反正絕不會是一場感冒

睡前飲水已發現吞嚥困難
誰知一覺醒來已經精神渙散四肢沉重
試圖找出生病的原因
條條線索都不著邊際
冷氣沒開
凍飲沒喝
還遠離煎炸
根本就是一個健康人生

令人「想死」的是......
明明良好作息
也不能幸免於難
早知道每天冰棒薯條.........

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1.執拾

十個後生,九個唔中意執屋
第十個正在電腦前面打文章

提到收拾整理,「想死」
絕對同意
從開始領零用錢之後
家長們總是以一堆條件從中威逼利誘
收拾房間為其中之一

今日,避無可避,訂造的木櫃終於抵家
當然又是一番整理執拾...邊執邊想死

最令人「想死」的事..莫過於以下一段對話
爸: 你無力呀?
我: 係呀,好重呀嘛
爸: 平時又唔練下!!
我: 下..點解我要練搬野......
爸: 叫你鍛鍊呀,咩叫你練搬野!你咁講野...
我: (想死) 9:30AM起身....幫手仲要俾人鬧...搬完個櫃仲煩左好耐..
呢到要我抹果到要擦乾淨D..邊格要點擺....個櫃係我既點解你咁多意見。